Hospital design works運營策劃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近年,政府大力扶持社會辦醫,民營醫院、個人診所成為投資新風口,各路資本紛紛涌入,這無疑是件好事,但也有不少醫療機構因經營不善等原因而面臨虧損的局面。
那些早期進入民營醫療市場的資本和老板們,不少人即便沒哭也笑不出來。存量民營醫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正在忍受虧損的煎熬和折磨,尤其是備受爭議的某系資本和各地散兵游勇的個體老板。由此我們不得不深思一個問題,為什么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后容易虧損呢?
1、資金和時間的投入不足
公立醫院尤其是經濟發達城市的公立醫院大多都是政府直接投入,資金足,可以選擇優越的地段、引進系列高昂設備,而民營醫院的投資空間很小。
再次,中國放開民營醫療時間有限,公立醫院長期積累了大量的已診患者,奠定了深厚的技術口碑。有專家、有技術、有設備、有影響,大型公立醫院自然不愁患者來源,而民營醫院建設之初,如果沒有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很難吸引患者。
2、人才體制僵化
我國醫療人才基本集中在公立大醫院,因為在我國社會化的繼續教育體系基本沒有形成,醫療人才的成長基本上靠公立大醫院自身的教育“自我造血”。年輕醫生過早離開大型公立醫院,技術上的培養就會出現斷層。因此,目前的醫療人才不但是編制固化,還有培養固化問題,此外晉升、科研等的差異也造成了人才流動的困難。
3、醫生的個人品牌缺乏
很多公立大醫院幾乎是“一號難求,一床難求”,很多患者會因一個品牌醫生而選擇就診。相對來說,民營醫院的名醫較少,甚至沒有,這讓患者無法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
4、管理模式不科學
一些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相比,雖然某些方面有競爭優勢,例如管理機制的靈活,激勵機制的自主性等,但總體來說依然處于劣勢。這讓民營醫院老板們感到困惑:為什么我們的設備、環境、服務那么好,還是發展緩慢、舉步維艱呢?主要由于管理模式不科學,沒有迎合民營醫院的本質。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資本大鱷投資的醫院只要是營利性的,逐利本質不可能改變,所以必須要考慮到快速獲取患者、扭虧為盈以及連鎖化發展的市場目標。但如果只是看到公立醫院的盈利能力和發展速度、看不到它們背后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而去一味效仿的話,十有八九都會出現虧損。
因此,作為資本大鱷必須要做到一點:引進科學管理模式。具體來說,可以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策略:調研好市場確定好方向、搭建必要的高效組織框架、引進配套的人才梯隊、規劃好發展目標、制定好部門職責、成立運營發展團隊、準備有合適的品牌推廣預算、建立量化的考核激勵機制,在此基礎上,抓質量、抓服務、抓落實、抓效率。有了科學的模式,就相當于有了發展的安全保障。
作為民營醫院投資商,需要研究公立醫院的不足,在現在這個階段,需要做公立醫院的補充,做公立醫院做不好或者做不到的項目,打造特色化的“高精尖”的小而精的平臺,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以差異化的醫療服務贏得群眾的認可和信賴,從而促進醫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