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 design works標準規范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中,提及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時,“促進社會辦醫”又一次出現。政府對鼓勵社會辦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視一以貫之。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民營醫院數量突破2萬家,占國內醫院總數的比重超過60%。但民營醫院的床位數、診療人次占比卻不到三分之一,持續增長的醫院數量并未匹配應有規模占比。
社會辦醫立法要來了
不知不覺,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激勵下,社會辦醫也開始步入最關鍵的“轉折期”。
今年的兩會,不但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社會辦醫”,不少人大代表也深諳民營醫院發展的苦衷,發出了“社會辦醫應與公辦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這樣的呼喊。
不少人呼吁,通過社會辦醫立法的途徑,明確社會辦醫療機構應與公辦醫療機構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等的政策待遇,“如土地供應、醫療服務準入、醫保定點、等級評審等方面,扭轉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偏差?!?/span>
社會辦醫的發展或許需要法的引導
這些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政策鼓勵社會辦醫。不管是簡化辦醫流程、降低門檻,還是醫院床位數讓投資主體自行決定,都讓眾多渴望參與民營醫院建設的人看到了機遇。但是民營醫院政策光鮮的背后,也隱藏著眾多難以打破的壁壘。
拿“土地”為例,民營醫院未來的新建和規模擴張大量的建設土地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民營醫院先天不足、中期發展走偏的歷程當中,公立醫院早就占據了最好的地段,并沒有給民營醫院預留其發展應有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民營醫院在開始建設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土地”優勢。顯而易見,這種優勢僅通過市場競爭是很難充分彌補的。
另一方面,民營醫院一直強調的品牌化、規?;l展、高端發展、與公立醫院錯位發展,以及向細分??祁I域發展,其實在當前的環境下真的很難做好。除了硬件軟件設施、醫院發展起來最需要的還是“人”,但這些優秀的人才資源又往往壟斷在了公立醫院手里——人才,永遠是民營醫院最難言的痛。
社會辦醫規模占比不高固然有其自身內在因素,但更主要的還是來自外部制約,特別是政策與實際操作不一致,包括準入起點不一和執業助力不一等。民營醫院的崛起,需要解決這些“不一”,需要與公立醫院享受“同等待遇”,這或許就需要政府在背后推一把,需要通過強制性最強的“法”來支持引導。
總而言之,直擊公立與民營待遇痛點的“社會辦醫立法”,無論怎樣都會成為今后社會辦醫發展中的一大“轉折點”,現今人大代表的提議,更讓“立法”的腳步聲越走越近。
新醫改以來,值得關注的社會辦醫19大核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