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 design works標準規范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醫院設計·匠心獨具】
公司動態、行業資訊、標準規范、運營管理
醫療衛生成為基本公共服務中首個調整央地權責劃分的領域。
8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指出,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步提高,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完善生育政策、中央分5檔補助地方醫衛資金、中央承擔部分疫苗接種支出責任、加大社會辦醫支持力度……
什么是財政事權?什么是支出責任?
財政事權:指一級政府應當承擔的、運用財政資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和任務。
支出責任:指政府履行財政事權的支出義務和保障。
《方案》明確了中央與地方在醫療衛生領域如何分配財政事權和財政分擔比例。
哪些由中央出錢?哪些由地方出錢?
《方案》指出,按照我國醫療衛生體制,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主要包括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等四個方面。
具體來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保障、計劃生育扶助保障、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四類被共同納入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制定國家基礎標準,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全國性或跨區域的重大傳染病防控等,上劃為中央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承擔支出責任。地方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的補助政策,包括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地方所屬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等,由地方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方案》同時補充,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期間,中央財政對地方按規定給予補助。
經濟水平越高,中央補助越少
屬于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的事項、支出責任及分擔方式如何分配?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擔比例,基本按照下表來執行。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經濟水平欠發達地區,中央分擔比例較高,而在經濟實力較強的地區,中央分擔的比例也相對減少。
同時,《方案》指出,中央財政加大對困難地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計劃生育工作迎來新格局
業內專家指出,計劃生育從來都不是限制生育,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就是讓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方案》明確提出,完善生育政策,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其中,計劃生育方面主要包括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計劃生育“少生快富”補助3個計劃生育扶助保障項目。除上述3個項目之外的原計劃生育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統籌安排。
除此之外,《方案》提到,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準,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步提高。中央財政參照上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責任中央分檔分擔辦法安排補助資金。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計劃生育工作已經形成了鼓勵按政策生育、服務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的新格局。
部分疫苗接種要由中央出錢啦
近段時間來,疫苗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國家方面也做出積極回應。有關疫苗問題,此次《方案》中也提出了相應措施。
《方案》提出,全國性或跨區域的重大傳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常規免疫,及國家確定的群體性預防接種,和重點人群應急接種所需疫苗和注射器購置,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包蟲病防控,精神心理疾病綜合管理,重大慢性病防控管理模式和適宜技術探索等內容,上劃為中央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將原重大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劃入能力建設方面。也就是說,部分疫苗接種上劃為中央財政事權。
醫療機構改革誰來管?
中央的中央管,地方的地方管。
《方案》指出,國家對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的補助,按照隸屬關系分別明確為中央財政事權或地方財政事權,由同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中央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明確為中央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承擔支出責任;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地方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明確為地方財政事權,由地方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方案》同時明確,加大對社會力量辦醫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照規定落實對社會力量辦醫的補助政策。